close
標題:

古代朝代~

發問:

唐明清?那之前呢?

最佳解答:

朝 代 起 迄 年 分( 公 元 ) 備 註 -------------------------------------------------------------------------------- 黃帝軒轅 前2697~前2599 -------------------------------------------------------------------------------- 少昊金天 前2598~前2515 -------------------------------------------------------------------------------- 顓頊高陽 前2514~前2437 -------------------------------------------------------------------------------- 帝嚳高辛 前2436~前2367 -------------------------------------------------------------------------------- 帝摯高辛 前2366~前2358 -------------------------------------------------------------------------------- 唐堯 前2357~前2258 -------------------------------------------------------------------------------- 虞舜 前2257~前2208 -------------------------------------------------------------------------------- 夏 前2207~前1766 -------------------------------------------------------------------------------- 商 前1765~前1122 -------------------------------------------------------------------------------- 周 前1121~前249 西周 前1121~前771 東周 前770~前249 -------------------------------------------------------------------------------- 秦 前248~前207 -------------------------------------------------------------------------------- 漢 前206~220 西漢 前206~8 新莽 9~23 更始帝 23~25 東漢 25~220 西元25年,光武帝建年號 -------------------------------------------------------------------------------- 三國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吳 222~280 -------------------------------------------------------------------------------- 晉 265~420 西晉 265~316 東晉 317~420 -------------------------------------------------------------------------------- 五胡十六國 前趙 304~329 成漢/前蜀304~347 後趙 319~350 前涼 324~376 前燕 337~370 前秦 351~394 後秦 384~417 後燕 384~409 西秦 385~431 後涼 386~403 南涼 397~414 南燕 398~410 西涼 400~420 北涼 401~439 夏 407~431 北燕 409~436 劉淵國號漢,劉曜改為趙,史稱前趙 -------------------------------------------------------------------------------- 南北朝 宋 420~479 齊 479~502 梁 502~557 陳 557~589 北魏 386~534 東魏 534~550 西魏 535~556 北周 557~581 北齊 550~577 -------------------------------------------------------------------------------- 隋 581~618 -------------------------------------------------------------------------------- 唐 618~907 -------------------------------------------------------------------------------- 五代 後梁 907~923 後唐 923~936 後晉 936~946 後漢 947~950 後周 951~960 -------------------------------------------------------------------------------- 十國 吳 902~937 前蜀 907~925 吳越 907~978 楚 907~951 南漢 907~971 閩 909~945 南平/荊南924~960 後蜀 934~965 南唐 937~975 北漢 951~979 -------------------------------------------------------------------------------- 宋 960~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 遼 907~1125 遼建國於西元907年,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年號,937年改國號為遼,983年復稱契丹,1066年仍稱遼 -------------------------------------------------------------------------------- 金 1115~1234 -------------------------------------------------------------------------------- 元 1206~1367 鐵木真於西元1206年建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1279年滅南宋 -------------------------------------------------------------------------------- 西夏 1032~1227 -------------------------------------------------------------------------------- 明 1368~1644 西元1644年桂王被殺 -------------------------------------------------------------------------------- 清 1616~1911 清建國於西元1616年,初稱後金,1636年始改國號為清,1644年入關

其他解答:

中國歷史上的分合研究計畫成果報告之二 略論中國歷史之分合 凌林煌* 摘要 本文由三大部分組成;其一,前言。界定本文三個主要關鍵詞–中國、歷史、分合,並本文探討範圍及目的;其二,回顧中國歷史分合之大略及其動力,為本文重點之所在;其三,結論。今日台海兩岸政權之統合,徒憑武力霸道,將再三重演民族悲劇,必俟其時機成熟,方能水到渠成。 大綱 前言 (一)、名詞界定 中國 歷史 分合 (二)、探討範圍及目的 中國歷史分合之回顧 (一)、中國歷史分合之大略 (二)、中國歷史分合之動力 結論 略論中國歷史之分合 前言 (一)、名詞界定 吾人欲析論本文主題–中國歷史分合–之前,自然須先界定三個主要關鍵詞–中國、歷史、分合。 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日本…等國家建交公報中,總有如下一句例行話:只有一個中國,台灣係中國之一部份。1 驗諸中國史實,是否果真如此? 由歷史發展之過程窺知:「中國」一詞,並非自古迄今均一成不變,隨著時間、空間、人物、事物、以及其他相關變項之推移,有其不同之意義。後人考釋「中國」一詞之意義及起源者,不乏其人。茲舉其要者如次: 胡厚宣於其(論五方觀念及「中國」稱謂之起源)一文,以甲骨卜辭推論:「中商」當即後世「中國」稱謂之起源。 田倩君:(「中國」與「華夏」稱謂之尋原),根據卜辭及金文斷言:「中國」之名稱,始自商周。3 王爾敏在其(「中國」名稱溯源及其近代詮釋),尋繹歸納先秦諸書所載「中國」詞稱所含意旨為五類,依其出現次數多寡:一為「諸夏之領域」,二為「國境之內」,三為「京師」,四為「中等之國」,五為「中央之國」。古代「中國」領域範圍,秦漢統一前,泛指黃河及淮河流域之大部分;之後,則東、南至於海,北之於塞,西接流沙。4 李震:(「中國」名稱的起源及其意義考釋)(又名:(中國名稱起源考)),據甲骨文、金文并先秦文獻論斷:「中國」名稱,起源於商,成於西周,後發達於春秋。「中」代表王軍「 旗」所在之地,「國」象徵執干戈以衛牧場。西周後期又稱「京師」為「中國」,亦即王師集屯之京阜行勝之地。至春秋時代,則指高度文明之地域,亦即中原。是後,國人又合「諸夏」、「華夏」之義,而有「中華」及「中華民族」之稱。5 綜上所舉,「中國」一詞,起源於「中商」,始稱於西周後期。其含意主要為諸夏之領域,亦即東亞高度文明之國度。之後,因中華民族之融合 ( 請參見圖一6)、 中原文化之擴散、歷代疆域範圍之變遷 ( 參見圖二7),而逐漸擴大變易。職是之故,本文界定「中國」為一東亞高度文化國家之總稱,基於「自我」(ego)之意識,以及立足天地中央之錯覺,「自以為居天下之中」,8其主要領域在中原地區 (約今豫、晉、陝交界之處),主要成員為諸夏諸族,主要文化為中原衣冠文明,主要經濟形態為耕稼,9主要作戰方式為車戰、步戰,惟其領域、成員、文化…等要素,則與時變動。 圖1 中華民族融合過程圖 圖2 中國歷代疆域範圍變遷略圖 2.歷史 吾人通謂之「歷史」,細究可分類為三:(1)歷史本身(past events or activities),(2)歷史遺跡(relics of the past),(3)歷史敘述(the written or oral past),三者實有其差距。10 就人類歷史而言,若以有無文字發明來分期,又可分為三期:(1)史前時代,(2)歷史時代,(3)信史時代。殷商甲骨文為中國現存最原始文字,其前,相傳黃帝時代(2697?B.C.–)已有文字,亦即中國歷史時代之起點,似可始自黃帝時代11。 因此,本文所稱「歷史」,係指始自黃帝時代之中國歷史本身。惟本文屬性則為歷史敘述,與本文所論述之主題,兩者之間,仍有其差距。 3.分合 中國歷史上之分合,本係歷史發展之必然進程,並無常態、異態之別。除政治上之分與合外,尚有社會、經濟、文化…上之分與合,且「分」與「合」二詞,互為相對,是分?是合?必先界定其義,方能進一步析論其相關問題。因篇幅所限,本文所論之分合,僅限於政治體系上之分合。舉凡在歷史上當時一般共同認知之中國境內,同時存在二個或二個以上各自行使獨立主權之政治實體,無論其大小,彼此實際上互不統治管轄時,即屬於分裂狀態;反之,上述中國境內,同時僅存在一個有效行使獨立主權之政治實體,其統轄範圍遍及當時共認之全中國,無論其為新舊政權,毋論其國體、政體形態,抑或漢族異族統治者,均為統合或統一狀態。 (二)、探討範圍與目的 由上述本文主題之界定,可知本文探討之範圍,僅限於大約近4,700年歷史上當時一般共同認知全中國境內政治體系之分裂與統一。析論重點則在中國歷史上幾次重要政治分合之回顧,包括分合之大略及動力,亦即檢視中國歷史上政治體系分合之經驗,作為日後中國歷史分合之借鑑。 中國歷史分合之回顧 (一)、中國歷史分合之大略 依據上述本文所界定之中國歷史分合,吾人可將自歷史時代以降,當時全中國境內政治體系分裂與統合之大略,表列如次: 表1. 中國歷代政治體系分合大略年表 統一時期a 起訖年代b 年數c 分裂時期a 起訖年代b 年數c 合分比 五帝時代 2697?~2184B.C.?d 513 夏 朝 2183?~1752B.C.? 431 商 朝 1751?~1111B.C. 640 西 周 1110~771B.C. 339 東 周 (770~256B.C.) (549) (春秋時代 722B.C.~481B.C.) (241) (戰國時代 403B.C.~221B.C.) (182) 3.50/1 秦 朝 221~207B.C. 14 楚漢之爭 206~202B.C. 4 3.50/1 西 漢 202B.C.~8A.D. 210 新 莽 9~23A.D. 14 東漢初年 24~37A.D. 13 1.23/1 東 漢 38~220A.D. 182 三國時代 220~280A.D. 60 3.03/1 西 晉 280~316A.D. 36 東晉十六國 317~420A.D. 103 南北朝 420~589A.D. 169 0.13/1 隋 朝 589~618A.D. 29 唐 初 618~628A.D. 10 2.9/1 唐 朝 629~907A.D. 278 五代十國 907~959A.D. 52 北宋初 960~979A.D. 19 3.91/1 北 宋 980~1127A.D. 147 南 宋 1127~1279A.D. 152 0.97/1 元 朝 1280~1351A.D. 71 元末明初 1351~1387A.D. 36 1.97/1 明 朝 1387~1644A.D. 257 清 初 1644~1683A.D. 39 6.59/1 清 朝 1684~1911A.D. 227 中華民國 1912~〔1996〕e 85 e 2.67/1 全部年數:4,680年f 統一年數:3,389年f 分裂年數 1,291f 〔4,693〕 所佔百分比:72.41﹪ 所佔百分比:27.59﹪ 2.62/1 資料來源:參閱〔漢〕司馬遷撰:《史記》,130卷(〔台北〕:名倫出版社,無出版時),卷1~8;錢穆著:《國史大綱》上、下冊,修訂2版(台北:國立編譯館,1974年);陳致平著:《中華通史》,12冊,再版(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尤其是「歷代大事年表」;陳捷先等著:《中國通史》(上)(台北:教育部空中教學委員會,1984年);Dun Li,The Ageless Chinese,A History(N.Y.:Charles Scriber's Sons,1965),pp.562-568,轉載於魏鏞著:《科學、人才,與現代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頁361-362,表一、中國統一與分裂年表;張玉法:〈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收錄於朱松柏主編:《分裂國家的互動關係》(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9年),頁1-6;尹章義:〈知識份子與中國的分合強弱〉,《中國論壇》,期296(1988年1月):26-31;威爾?杜蘭(Will Durant)著,幼獅翻譯中心編譯:《中國與遠東》(Our Oriental Heritage: The Far East,1935),3版,《世界文明史》(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之四(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3年),頁3-6,「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說明: 「統一」或「分裂」時期之界定,請參見本文一、前言、(一)名詞界定、3.分合,於茲不贅。 「起迄年代」係指「統一」或「分裂」之起迄年代,參考上述資料擇其合乎史實者而暫定,與其左列朝代或時代,未盡相符。 「年數」,以「起迄年代」前後相減計算,與通謂之「享國」,並不全同。 「五帝傳疑」時代,「起年」據威爾?杜蘭:前揭書,頁3,「迄年」據陳致平:前揭書,頁150,以及陳捷先等:前揭書,頁38推算。 1912年中華名國肇建,已歷時85年,迄今(1996)年,仍繼續有效統治台澎金馬地區,並在上述地區獨立行使主權。此85年期間,雖有1912~1915,1928~1949年間之形式上統一,實際另立政權與中央對抗者十,列強在華扶植傀儡政權者七〔參見蔣永敬、陳進金:〈民國以來政權統合的方式與主張〉,收錄於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編:《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年),頁415-428;呂芳上:〈近代中國的統一與分裂〉,《歷史月刊》,期5(1988年6月):86-95〕,整體而言,係屬分裂狀況。 起2697B.C.,迄1996A.D.,全部年數應為4,693年。惟因前後連接年代及計算方式,統一年數與分裂年數之合為4,680年,兩者相差計有13年。 上表顯示:中國歷史統一時期較長且超過百年者,依序為殷商(640年)、五帝傳疑時代(513年)、夏朝(431年)、西周(339年)、唐朝(278年)、明朝(257年)、清朝(227年)、西漢(210年)、東漢(182年)、北宋(148年);其統一時期較短不及百年者,以秦朝、新莽最短(14年),次隋朝(29年),次西晉(36年),次元朝(71年),其中除新莽係篡漢得國外,秦、隋、晉三朝,皆承分裂時期之後。 中國歷代分裂時期較長並超過百年者,則以東周(含春秋戰國時代)最久(549年),次魏晉南北朝(含三國時代、東晉十六國、南北朝)(332年),次宋遼金朝(含北宋初年、遼夏金、南宋)(171年);其分裂時期較短不及百年者,以楚漢之爭最短(4年),次唐朝初年(10年),次東漢初年(13年),次元末明初(36年),次清朝初年(39年),次五代十國(52年),都處於前後兩個統一時代之際,亦即由前一個統一時代,轉化至後一個統一時代之過渡階段,為期少則僅數年,多則數十年而已。 整體而言,除前三時期(包括五帝傳疑時代、夏朝、商朝)外合分交替循環,大多合長分短,與明人羅貫中所言:「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若合符節。合分比率,平均大約三比一(2.62/1)。 (二)、中國歷史分合之動力 中國歷史上政治體系分合之大略,既已概述如上,以下繼續析論其動力,亦即造成分合之因素,抑或其理論基礎。 時賢亦有就此一問題剖析者。茲舉數例如次: 余英時於其〈中國歷史上政治分合的基本動力〉一文中,強調政治層面之分合,係表象而非實質。在政治分合之背後,往往文化、經濟及社會力量在發揮作用。無論分合,其因素均極複雜,例如:外族內徙、世族興起、自由思想、民間文化、地方主義、社會階層等離心勢力之發展,造成長期政治上之分裂;相反地,民族、文化、社會之融合,經濟、稅收重心之轉移,「征服王國」之崛起,達到動態的平衡時,則導致政治上之統一。 12許倬雲自系統建構及網路關係之觀點,論中國歷史之分合。認為中國體系之分,係由於維繫全局網路之分解,地方主義及宗族主義等次級體系,均有導致分裂之趨向。中國經濟網路分裂之後,若無其他境外經濟體系之吸引,則境內次級體系勢必再度凝聚成一整合體系,由此一整合後之經濟體系,並進而再度促成政治體系之重新整合。13 李國祁探討中國過去之分合理論,並形成此理論之基礎。將中國歷史分合理論之發展,概分為二:其一,近代以前傳統時期之陸權時代,其二,近代以降之海權時代。前者之北優於南說、大一統理念、極端注重大傳統、自給自足完整經濟體系,均有助於中國國家民族意識之凝聚,以及全國政治之統合;後者之海權興起、外貿旺盛、西力衝擊、地方分權、注重小傳統、致命科技武器、國際複雜關係,皆大減武力強壓式之整合。14 李治亭析論造成中國歷史分合循環之主因—「內憂外患」,內為宦官、外戚、朋黨、權臣之作祟,皇帝之失德,藩鎮之割據,農民之暴動;外為邊疆游牧民族之不斷內逼,並侵暴無常。15 茅家琦探究中國歷史上政治分裂根本原因在於傳子不傳賢。因此庸君當政,導致政治腐敗,經濟衰退。斯時,或軍人跋扈,或爆發民變,或外敵入侵,造成中央權力衰落〔弱〕,地方勢力擴張,其且形成政治上之分裂。16 蔣永敬、陳進金剖析中國歷史上政權分裂二大原因為內部動亂與外族入侵,兩者或互為表裡,而促成統一之真正動力則為民族傳統文化及情感,並共同求生以禦外侮之需求惟常訴諸武力,完成統一。17 魏鏞曾繪製「中國統一與分裂流程圖」(參見圖三18),以說明中國統一與分裂之進程,渠並強調中國人認為文化上之統一比政治統一更為重要。由此一流程圖,吾人可推知促成中國歷史分合之主要動力有三:(一)舊政體之衰亡,(二)群雄之互爭,(三)異族之入侵。 圖3 中國統一與分裂流程圖 以上諸家均係自宏觀角度,就中國「大歷史」19政治分合之動力,各抒己見之要點。至於後世針對中國史上各大政治分合動向之析探,為數甚夥,不勝枚舉。茲僅以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合→分→合〕為例,論析如次: 西周末造,以幽王無道,廢嫡立庶,破壞宗法傳統,朝政腐敗,並以天災地變,民怨沸騰。驪山之役,幽王見殺,周室平王東遷,因弒父嫌,天下共主威信衰微,王命不行。當是時,列國內亂,諸侯兼併,戎狄橫行,交侵中國,遂致中國分崩離析,群雄競長爭強。20 秦併六國,一統中國,推究其因,約有下列數端: 其一,就時代潮流及民意所向而言:促成秦人統一中國之主要潮流有四:(1)中國版圖之確立,(2)中國民族之搏成,(3)中國政治制度之創建,(4)中國學術思想之奠定。先秦學術共有之態度,處處懷抱大同,教育主啟發自由,政治主德感平等,民族主同化和平。秦之富強,多得東方遊仕之力,亦即秦藉東方客卿之力以得天下。21故謂:亡六國者,六國人也! 其二,就地理形勢而言:黃河流水含沙量高達46~63﹪,且自中游大轉彎入下游,地勢驟降,進入平原地帶,河水流速隨之驟減,河床淤塞日益嚴重,甚且高於兩岸平原,沿岸居民唯有築堤自衛,然華北雨季又過度集中於夏季,黃河往往潰堤氾濫成災。因地理位置、季風風向、年降雨量等因素,中國本部與塞外地區之主要經濟形態有別,前者以農業為主,後者則以游牧為主。在氣候惡劣時,雙方常為求生存而征戰不休。無論治水賑災,抑或築城禦敵,在在均需統一強大有力之中央政府,以動員全國人力物力。22 秦國位處關中,沃野千里,本有建瓴之勢,及据殽函,易守難攻,至併巴蜀,更無後顧之憂,且地處邊陲,與戎狄為鄰,民風強悍誠樸,並於統一中國之目標,著重長久之計。歷代秦君對付六國政策,始終一貫明確不變,而六國則無一定見,朝秦暮楚。三晉地狹人稠,秦則地廣人稀,秦人乃招三晉之人民任耕,而自任戰。23 西漢賈誼〈過秦論〉推論秦君常為諸侯雄之緣故,即在於得地理之便:秦自繆公以還,至於秦王,二十餘君,常為諸侯雄,蓋因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係四塞之國,地勢險要使然。24 長江流域開發之速度,自春秋始加快,至戰國時,長江、黃河兩大流域之南北差距日益縮小,南北兩大部分合而為一之條件業已成熟,嬴秦之一統中國,堪謂水到渠成。25 其三,就思想趨向而言:中國「天下一家」之思想,萌芽於商周時期,成長於春秋戰國時代。秦雖未能運用此一思想,然因其已深入人心,於秦統一六國,不無影響。26 先秦之「王道論」及「霸道論」,均以實現「大一統」為其終極目標。春秋戰國時代,諸子之言論、《尚書?禹貢》之地理觀、《管子?封禪篇》之主張、鄒衍之「大九州說」以及五德終始說,亦皆提倡大一統思想,遂致戰國末年有帝秦之議。27 其四,就政治外交而言:一方面,東周列國為求生存於弱肉強食競爭激烈之亂世,或謀向外擴展以逐鹿中原,紛紛變法以圖富強,其政治體制,由分權制蛻化為集權制,此一歷史發展趨勢,亦有利於秦之一統中國。28 另一方面,秦國君臣率多才略,客卿復多位至卿相,厲行法家富國強兵政策,對內裁抑貴族勢力,鼓勵耕織,提倡首功,嚴密組織;對外不斷展開外交攻勢,除採「遠交近攻」策略外,並以「連橫」之議,亂「合縱」之謀,且陰遣謀士齎持金玉利劍,利誘威迫諸侯名士豪臣,離間各國君臣,使其離心離德。29 其五,就軍事兵力而言:秦居西北,地近戎狄,秦人勇武質樸。自商鞅變法以還,「有〔軍〕功者顯榮,無〔軍〕功者雖富無所芬華」,30 秦「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31 秦國乃成「首功之國(以首級記功也)」,賞罰分明,紀律森嚴,戰鬥力堅強,因此秦能夷滅六國。32 其六,就時間長流而言:就大時代背景而論,秦併六合,一統天下,非嬴政一君數臣所能一時獨立奏功。東周列國計98國,經由春秋時代之兼併,成為齊、鄭、衛、秦、晉、燕、楚等七國。33 戰國時代,七國對局部地區之統一,亦均有所貢獻。秦又在七國局部統一之基礎上,完成一統中國之大業;34 就秦國本身而論,《史記?六國年表》緒言,太史公有云: 周東徙洛邑,秦襄公始封為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見矣。35 可見秦自襄公起,已隱然有意一併天下,「至獻公之後常雄諸侯。」36 賈誼論秦王政,以渠因「續〔孝公、惠文公、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六世〔140年〕之餘烈」,乃能「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37 此一論點可與下列秦國疆域擴展形勢略圖38 互為參證: 圖4. 秦國歷代疆域形勢略圖(孝公~昭襄王末年) 歸納以上各種宏觀暨微視論點,吾人可將中國歷史分合之動力,依其分合進程,區分為三大階段:1.分—舊政權體系之解體,2.分→合—新舊政權體系之交替,3.合—新政權體系之建立。以下試分段析論之: 分—舊政權體系之解體 造成舊政權體系解體之表層動力,為此一體系成員離心力之逐漸增強,各條網路逐一中斷,最後導致整個體系崩潰而分裂。而根本動力則為領導階層或統治權力核心之腐化或無能—對內無法正常處理國事,或有效應付天災肆虐,以謀取大多數成員之最大福利;對外無力抵抗外力入侵,並進而保障其成員之生存。於是體系成員自然離心離德,人各異志,人心思變,此為就政權體系解體前後之共同現象。 分→合—新舊政權體系之交替 舊政權體系解體之後,新政權體系未建立之前,在此期間,新舊交替,或青黃不接,無法立即出現一強而有力足以弭平群雄並立或抵禦外力入侵之漢族新政權,或入侵之外力無法有效統治當時之全中國並建立異族新政權時,則中國呈分裂狀態。分裂期間之長短,與成員對舊政權體系之離心力及其對新政權之向心力強度成正比,大體如表二所示: 表2.中國歷史上政治分裂/統合期間長短示意表 成員對舊政權體系之離心度 分裂期間 成員對新政權體系之向心度 統合期間 5 5 0 0 4 4 1 1 3 3 2 2 2 2 3 3 1 1 4 4 0 0 5 5 說明: 「5~0」表示離心/向心程度之強弱。數字越大,表示強度越高;反之,數字越小,強度越小。 表中數字僅是示意抽象,而非絕對具體數字。 合—新政權體系之建立 由分而合,武力僅係統合之最後常用手段,政治層面之統合亦係表象而已。若無文化、民族、社會、經濟、思想、意識形態等方面之成熟融合,往往無法維持長久之統一,而且時間係一重要因素,蓋因上述文化…等方面之融合為一,均需假以時日,既非一蹴可幾,亦不能揠苗助長;否則,急就章式之武力強壓統一局面,轉瞬成空,猶如雲煙往事。 結論 綜合以上之論述,吾人或可暫時獲致以下兩點初步結論: 以宏觀角度,就歷史本身而言:「中國」一詞之意義及其範圍,往往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世人欲析論其「分合」,必先界定其範圍,以台灣、外蒙、新疆、西藏為例,是否皆屬中國之一部份,端視指何時之中國而定。就時間長流而言:分合、治亂、興亡、盛衰、起落本是一體之兩面,彼此互相循環交替,既無常態異態之分,亦無始末首尾之別,吾人允宜以平常心看待之—蓋因太陽底下本無新鮮事,猶若月滿則虧,日極則是治久必亂,盛極必衰,有起必有落,有合必有分,分久復必合,39 均非世間凡人所能勉強為力,必俟其時機成熟,自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今日台海兩岸政權之分合,亦當作如是觀。 就中國歷史上政治體系分合之動力而言:影響歷史事實發展之動力或其因素,原本極為錯綜複雜,史實表象率多為冰山一角,暗潮洶湧處處,中國史上之政治分合亦然。徒憑武力霸道式之統合,非特千萬生靈成為祭品,血流成河,貌合神離式之「大一統」,亦無法維持長久,不是「武力征服者」變成「文化被征服者」,便是點燃難以平息之種族仇恨火苗,星火終將燎原,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之民族悲劇,必將再三重演。有意贏得歷史統一掌聲者,能不三復斯言?! 注釋: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日…等國建交公報。 胡厚宣:《甲古學商史論叢》,初集。參見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1982年),頁457-458。 田倩君:〈「中國」與「華夏」稱謂之尋原〉,《大陸雜誌》31.1(1965年7月):頁17-24。 王爾敏:前引書,頁441-480。 李震:〈「中國」名稱的起源及其意義考釋〉(又名:〈中國名稱起源考〉)(〔台北〕:公治書室,1978年)。 取自陳致平著:《中華通史》,12冊,再版(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冊〕1:〔頁〕49。 取自同前註,頁63。 李國祁:〈由中國歷史發展論國家分合的理論基礎〉,收錄於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主編:《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以下簡稱《中國史上分合》)(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年),頁437。 錢穆著:《國史大綱》上冊,修訂2版(台北:國立編譯館,1975年),頁39-40:「所謂諸夏與戎狄,其實只是文化生活上的一種界線,乃耕稼城郭諸邦與游牧部落之不同。…其重要關鍵,實在耕稼與游牧之別。」 凌林煌著:〈論倫理價值與歷史研究及其歷史教育〉,《中等教育》42.3(1991年6月):21~26;收錄於氏著:《摸象集—歷史研究與歷史教育論集》,3冊(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1:1-18。 隨著中國原始文字之日後陸續出土,中國歷史時代、信史時代或將可能往上古推移。 余英時:〈中國歷史上政治分合的基本動力〉,收錄於《中國史上分合》,頁95。 許倬雲:〈體系網路與中國的分合〉,收錄於同上書,頁3-7。 同註8,頁429-444。 李治亭:〈論清代邊疆民族的離心運動〉,收錄於《中國史上分合》,頁213-232。 茅家琦:〈地方勢力擴張與晚清政局〉,同上書,頁289。 蔣永敬、陳進金:〈民國以來政權統合的方式與主張〉,同上書,頁416。 取自魏鏞著:《科學,人才,與現代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頁368。 參見黃仁宇著:《中國大歷史》,初版14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 參見錢穆:前揭書,頁31-55。 同前註,頁85-89。 參見同註19,頁25-32。 參見錢穆:前揭書,頁88;陳致平:前揭書,2:444;黃仁宇:前揭書,頁41-42;呂思勉著:《中國通史》〔下〕(無出版地:無出版者,無出版時),頁30;李符桐等編:《中國通史》(上)(台北:文風出版社,1973年),頁78-79;余又蓀著:《中國通史綱要》(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無出版時),頁133。 〔西漢〕賈誼語。引見《史記?秦始皇本紀》〈太史公曰〉。 參見吳榮曾:〈戰國秦漢歷史演進的趨勢〉,《中國史上分合》,頁45-55 參見劉家和:〈論先秦時期天下一家思想的萌生〉,《中國史上分合》,頁19-30。 參見王仲孚:〈先秦的王霸論與大一統論〉,《中國史上分合》,頁31-43。 參見同註25。 參見《史記?秦本紀?秦始皇本紀?商君列傳?蘇秦列傳?張儀列傳?李斯列傳》。 《史記?商君列傳》,〔卷〕68:〔頁〕2230。 同前註,68:2231。 參見陳致平:前揭書,1:419。 詳見同前註,1:349-350。 參見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綱要》,第6次印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113-114。 《史記?六國年表》,15:685。 同前註 《史記?秦始皇本紀》,6:280。 取自陳致平:前揭書,1:440。 此言其大體形勢。分後之合,未必全係未分前之整體之合,例如:今韓、越北鄰中國之地,雖嘗為中國漢唐之一部份,惟並非自古迄今皆屬於中國;合久後之分,亦非全如未合前之分,亦即往昔之分未必盡如日後之分。蓋不同之時空背景,造成分合之動力或動因,並不完全相同使然。|||||黃帝、堯、舜、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 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BC 2100 - BC 1600 BC=西元前 商 BC 1600 - BC 1066 周 西周 BC 1066 - BC 771 東周 BC 770 - BC 256 春秋時代 BC 722 - BC 481 戰國時代 BC 403 - BC 221 秦 BC 221 - BC 206 漢 西漢 BC 206 - 23 東漢 25 - 220 三國 魏 220 - 265 蜀 221 - 263 吳 222 - 280 西晉 265 - 316 東晉 十六國 東晉 317 - 420 十六國 304 - 439 南朝 宋 420 - 479 齊 479 - 502 梁 502 - 557 陳 557 - 589 北朝 北魏 386 - 534 東魏 534 - 550 北齊 550 - 577 西魏 535 - 557 北周 557 - 581 隋 581 - 618 唐 618 - 907 五代十國 後梁 907 - 923 後唐 923 - 936 後晉 936 - 946 後漢 947 - 950 後周 951 - 960 十國 902 - 979 宋 北宋 960 - 1127 南宋 1127 - 1279 遼 907 - 1125 西夏 1032 - 1227 金 1115 - 1234 元 1279 - 1368 明 1368 - 1644 清 1644 - 1911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6FE1C1721610E824
arrow
arrow

    gpjqem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